注意啦!监管部门提醒警惕这些过度借贷营销陷阱
2024-05-28 【 字体:大 中 小 】

注意啦!监管部门提醒警惕这些过度借贷营销陷阱
银保监会消费者权益保护局14日发布风险提示,提醒消费者远离过度借贷营销陷阱,防范过度借贷风险。
一是诱导消费者办理贷款、信用卡分期等业务。比如,以“优惠”等说辞包装小额信贷、信用卡分期服务;或是价格公示不透明,不明示贷款或分期服务年化利率等;还有的在支付过程中故意诱导消费者选择信贷支付方式。二是诱导消费者超前消费。利用大数据信息和精准跟踪,一些机构挖掘用户的“消费需求”后,不顾消费者综合授信额度、还款能力、还款来源等实际情况,过度营销、诱导消费者超前消费,致使消费者出现过度借贷、负债超出个人负担能力等风险。
三是诱导消费者把消费贷款用于非消费领域。诱导或默许一些消费者将信用卡、小额信贷等消费信贷资金用于非消费领域,比如买房、炒股、理财、偿还其他贷款等,扰乱了金融市场正常秩序。
四是过度收集个人信息。一些金融机构、互联网平台在开展相关业务或合作业务时,对消费者个人信息保护不到位,比如以默认同意、概括授权等方式获取授权;未经消费者同意或违背消费者意愿将个人信息用于信用卡业务、消费信贷业务以外的用途等。
针对上述问题,银保监会消费者权益保护局提醒消费者要了解消费信贷的有关政策和风险,防范过度借贷风险,提高法律意识,保护合法权益。
坚持量入为出消费观。合理合规使用信用卡、小额贷款等消费信贷服务,了解分期业务、贷款产品年化利率、实际费用等综合借贷成本。在不超出个人和家庭负担能力的基础上,合理发挥消费信贷产品的消费支持作用,养成良好的消费还款习惯,树立科学理性的负债观、消费观和理财观。
从正规金融机构、正规渠道获取信贷服务,不把消费信贷用于非消费领域。树立负责任的借贷意识,不要无节制地超前消费和过度负债,选择正规机构办理贷款等金融服务。警惕贷款营销宣传中降低贷款门槛、隐瞒实际息费标准等手段。尤其要提高风险防范意识,不轻信非法网络借贷虚假宣传,远离不良校园贷、套路贷等掠夺性贷款侵害。不把信用卡、小额信贷等消费信贷资金用于购买房产、炒股、理财、偿还其他贷款等非消费领域。
提高保护个人信息安全意识。认真阅读合同条款,不随意签字授权,注意保管好个人重要证件、账号密码、验证码、人脸识别等信息。不随意委托他人签订协议、授权他人办理金融业务,避免给不法分子可乘之机。一旦发现侵害自身合法权益行为,要及时选择合法途径维权。(记者李延霞)

猜你喜欢

居民住宅巨灾保险保障范围扩大 基本保险金额翻倍


交通板块龙头股:把握基建红利,投资先机


2024年3月14日山西省太原市河西农产品有限公司价格行情


1027家公司业绩快报亮相 44%营收利润双双增长


午评:大盘强势反弹沪指重回3000点,医药、信创板块强势上行;机构解读


小米集团:今日耗资494174万港元回购400万股公司股份


三块银元背后的“红色掌柜”


期货配资软件:高杠杆下的风险与机遇


,【银行业年度盛会】2021第四届零售银行领导者年会定档啦!邀您12月15-16日上海再相聚!


交易真相,交易系统四个核心维度


特朗普:将帮助加沙人民获得“一些食物”


交易商协会发布债券估值指引 专家称有利于促进市场多元化发展


道达投资手记:沪指创两年来最大月跌幅


上海发布三项服务举措,深化“政会银企”机制,让金融活水精准触达民营企业


韩国总统道歉!执政党党首:尹锡悦已不可能正常履职 提前退居二线不可避免


邦达亚洲 日本央行官员发表鸽派言论 美元日元小幅收涨


和讯投顾赵冰忆:周线目标并未回调到位,大多数人仍适合等待


股票正规的交易平台有哪些?


怎么配资:撬动财富杠杆,玩转股市风云


做股票配资:高杠杆下的财富盛宴与风险深渊
